目前分類:嬰幼兒照護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轉貼自BBH~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3848603&bid=6

大家一定看過幼稚園或國小的傳單
密密麻麻一大堆
你看得懂嗎?
有逐字閱讀嗎?

這裡我用很簡單的表列
整理腸病毒相關資訊

身為幼兒的家長 你一定要看~

------------------------
(1)腸病毒是一群濾過性病毒的集合名詞,不是單一種病毒

(2)因為長時間繁殖在胃腸道黏膜,所以取名為「腸病毒」

(3)腸病毒目前主要分為「人類腸病毒A、B、C、D四型」

(4)腸病毒71型屬於重症腸病毒

(5)腸病毒可在人體長期繁殖,患者會一直經由腸道釋出病毒
   時間可長達8~12週(2~3個月)

(6)得到某一型腸病毒痊癒後,幾乎不會再染上同一型病毒
   但是因為腸病毒不只一型,所以有可能多次得到腸病毒

(7)腸病毒併發重症即便痊癒
   病童多半會留下影響終身的中樞神經傷害

(8)腸病毒目前無特效藥及疾苗,只能採支持療法

(9)感染腸病毒71型在3~7天內,可能併發重症

(10)病童出現臉色蒼白、心跳過快、全身冒冷汗、顫抖
    →立刻送大醫院

(11)病童出現持續昏睡、持續嘔吐、抽搐、意識改變
    →立刻送大醫院

(12)病童出現呼吸急促、心跳過快或過慢、皮膚發紺、手腳冰冷
    →立刻送大醫院

(13)腸病毒71型的病例,有80%是手口足症
    家有5歲以下幼童,建議每日檢查孩子手腳是否有細小皮疹
    口腔是否有小水泡或潰瘍 以免延誤就醫

(14)腸病毒發病後1週內感染力最強,應居家隔離不要去學校

(15)要控制疫情→腸病毒隔離率最為重要

(16)腸病毒→群聚、交互感染→病毒變異→重症病童數急增


------------------------

我記得和一位醫生聊天時 聽他說過
現克沙奇B型腸病毒孩子(並不是71型重症) 在痊癒後
常引發「整片指甲脫落」的情形

也就是十隻手指頭 指甲 整片死亡
逐漸從皮膚上剝離開
掉了 剩下裡面的肉
然後慢慢長出新的指甲

圖片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27/images/217.jpg

很恐怖嗎? 還好

因為如果繼續放任交互感染
病毒不停的變異

日後 很有可能不是末端神經死亡的落甲
而是擴大到末端神經死亡的「落指」


------------------------

當你的孩子得到腸病毒 請絕對不要送到幼稚園或學校

隔離不確實 是腸病毒疫情一直無法有效控制的主因

每個腸病毒的病童(無論是否重症)

都應該要至少居家隔離5天(不含假日)

讓感染力最強的高峰期間 不至於再因群聚而傳給別的孩子

這1個班的孩子 就是這1班

這1間學校的孩子 就是這1間學校

今天因為無法照顧 而硬行將腸病毒病童送往幼稚園或學校

幼稚園怕得罪家長 腸病毒孩子也一樣收進學校

安親班怕得罪家長 本該居家隔離的日子 變成在安親班群聚

1個傳1個 1個再傳1個 病毒株變異又擴散

下一個重病腸病毒的小孩 就有可能是你我懷胎十月生下的心肝寶貝


------------------------

雙薪家庭 公司不讓我請假 怎麼辦?
一口氣請5天的假 也不必回去上班了 怎麼辦?

我想
如果有合理的請假制度 應該所有的父母 都會願意陪孩子居家隔離的

就像是產婦有產假 爸爸有陪產假(勞基法規定的)

但目前 政府很清楚要控制腸病毒疫情 唯有靠完整的病童居家隔離

卻沒有配套措施 讓病童家長可以安心的請假照顧孩子


腸病毒會一年比一年嚴重 死亡數一年比一年多 → 完全在意料之中

 

該怎麼辦?? 問問行政院好了

大家都無奈 大家都害怕

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A炫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發現小孩怪異行為 勿拖延速就醫治療優活健康資訊網

分享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當小孩表現出語言理解和表達的困難、難與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喜歡獨自遊戲時,您是否已經發覺孩子的不一樣,若家長不以為意或是以為小孩只是卡到陰,而採取民間療法,如求神問卜、收驚,可能因此錯失治療時機,自閉症的特徵會隨著年齡、智商及嚴重程度而不同。症狀還有情緒不穩定、無端哭泣或傻笑等等,此外,會出現鸚鵡學話、用腳尖走路等怪異行為。

 

台南市衛生局日前接獲一位家長求助,表示家中5歲多的兒子出現情緒不穩定、人際互動差、無端哭泣或傻笑,甚至出現拉扯頭髮、鸚鵡學話…等怪異行為,家人以為是「卡到陰」而求助於民俗療法,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小孩的情況非但沒有改善反倒越來越嚴重,衛生局建議家屬儘早帶小朋友求助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後來經醫師診斷為自閉症,家長才恍然大悟,自責差點延誤病情。

 

若發現孩子有自閉症該如何去面對小孩的教養問題?除了定期帶小孩就醫及督促規律服藥外,在日常生活中應多觀察小孩喜歡的事物藉以轉移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要協助小孩表達自己的情緒及內心的想法,安排規律的生活..等等。自閉症的小孩對於理解和接受愛的方式可能與一般的小孩不同,他們需要父母的愛及包容才能在有安全感的環境下成長、學習。

 

衛生局呼籲民眾,但現今社會很多家長忙於工作,大幅減少與孩子互動及溝通的時間,因而無法體察孩子的問題,一旦家中小孩有行為異常情形應儘速就醫,求神問卜也許能獲得心靈上的慰藉,但唯有正確的醫療觀念與態度,才能幫助小孩獲得適切的治療。當然家長也無須因小孩罹患自閉症而感到羞恥,疾病經過治療仍有痊癒的機會,倘若忌諱就醫,只會拖延治療的黃金時期。

 

A炫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心中毒 6月以下嬰兒別喝水

腎功能發育不全 醫師:只需餵奶水

2008年05月23日
更多專欄文章
 醫師建議六個月以下嬰兒,只需喝母奶或配方奶、不需喝水。
林啟弘攝

【甯瑋瑜、劉怡女╱綜合報導】外電報導,每年夏季美國醫院都會接獲嬰兒水中毒病例,為此美國醫師呼籲,不要讓六個月以下的嬰兒喝水,因這些寶寶腎臟功能尚未發育完全,過多的水份可能會稀釋他們血液中的鈉離子,出現可致死的水中毒。國內醫師表示,六個月以下嬰兒僅需喝母奶或配方奶水,不需餵開水。


不可不慎

路透報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兒童中心的急診部門,每年都會接獲三至四名嬰兒水中毒病例,該部門建議不要給六個月以下的嬰兒喝水。

鈉離子流失可致死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兒童中心急診醫師安德斯安德斯表示,人體攝入過多水份,會稀釋血液中的鈉離子,嬰兒因腎臟功能尚未發育完全,無法盡快排出體內過多水份,有可能致使水分在體內累積到危險程度,引發納離子流失,出現腦部功能異常、易怒、想睡、體溫過低、痙攣等水中毒症狀,嚴重者可致死。
安德斯表示,雖然水中毒的嬰兒,在經由妥善治療後,通常不會留下後遺症,但最佳預防之道,就是別讓他們喝水,讓他們多喝母奶或配方奶水。
國泰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沈仲敏說,嬰兒若喝過多水,確實可能造成體內鈉離子過低,發生水中毒。馬偕醫院小兒科主任李宏昌說,早年曾接獲寶寶水中毒病例,「寶寶的阿嬤認為應多喝水,拼命灌水導致。」

奶水稀不會水中毒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陳中明說,未滿六個月的嬰兒喝母奶或配方奶即可,不用喝水,「只要寶寶按照時間喝奶,不會缺乏水分,不需喝水。」
陳中明說,臨床上雖有糊塗媽媽泡配方奶時,不小心加入較多的水,使得奶水變稀,這不會導致水中毒,但有可能造成營養不夠或便秘。沈仲敏說,六個月以下的嬰兒,若被餵食喝太多的水,有可能會因此喝不下奶水,無法攝取充足的營養。

嬰兒補充水份注意事項

.6個月以下嬰兒不給予水分,給予母乳或配方奶即可
.配方奶不可過度稀釋,以免誘發嬰兒便秘等腸胃不適
.6個月以上、1歲以下已吃副食品的嬰兒,可少量喝水
.嬰兒生病,絕不灌水或到藥局打點滴,因腎臟尚未發育完全,無法排出體內過多的水份
.若嬰兒出現因喝水過多,導致痙攣、嘔吐、意識不清等疑似水中毒症狀,盡速就醫
資料來源:李宏昌醫師、沈仲敏醫師、陳中明醫師

A炫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 – 2012年7月8日 上午11:38

(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8日電)台灣兒科醫學會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天共同舉辦母乳哺育研討會,討論副食品添加時機。醫師表示,寶寶滿4個月開始便可以給予副食品,同時也訓練孩子的咬合力。

人類屬於哺乳類動物,哺餵母乳是自然且健康行為,但由於現代女性身兼數職,加上配方奶過去在傳播媒體大肆廣告下,哺餵母乳反而變成要被鼓勵及認證。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表示,自民國90年開始母嬰親善認證,在這制度下,醫療單位開始拒絕奶粉公司贊助,為母嬰親善工作努力。去年通過母嬰親善認證醫療機構出生涵蓋率是71.4%,住院期間純母乳哺餵率達43.6%,總母乳哺餵率達96.2%。

醫學會表示,過於強調親餵母乳重要性,可能對因為各種因素而無法親餵母乳的媽媽,造成精神上愧疚感,對母嬰親善政策目標執行上,出現反效果。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與世界衛生組織都認同純母乳哺育至少到6個月。

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台大醫學院小兒科副教授李秉穎也同意,不過依據臨床經驗,兒科醫學會建議4個月到6個月便可以開始餵食副食品。

李秉穎表示,6個月後才給餵食副食品,可能會有缺鐵與缺鈣情況,可能會造成貧血等;建議從4個月開始可以補充鐵與鈣,6個月以後大人吃什麼小孩就可以跟著吃,建議媽媽最好選擇天然並自行DIY,包括肉泥、果泥等。

李秉穎表示,門診中有媽媽擔憂容易致過敏的食物會讓孩子過敏,而避免太早餵食,等長大後再吃。他說,國外許多研究證實,這是錯誤觀念,孩子免疫系統是需經過訓練的,因此,在可以吃副食品時便可以逐漸添加。

A炫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三代同堂,或是父母雙薪家庭,由於白日無法照顧小孩,因此多半會交由阿嬤等長輩照顧,一來為自己親人、二來又比較放心,不過卻時有所聞,老一輩阿嬤常會將孫仔放在螃蟹車,任其四處横走,也許只為圖個照顧方便,然而,小兒復健科醫師卻指出,在提早利用雙腳力量、缺少爬行的訓練之下,恐為造成日後感覺統合失調的元兇之一。

先來看看,為什麼螃蟹車壞處多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楊佩瑜說,雖然醫學上並沒有真正做過醫學實驗對照組研究,但是,不難想像當幾個月的小孩正興高采烈的進入探索期,如果卻受限於只能動手敲敲、用腳滑行的小空間裡,對小孩的發展絕對沒有好處可言。她並指出,有5成以上感覺統合異常的小孩,多半是爬得少的結果。

不過,職能治療師張旭鎧則指出,坐螃蟹車未必百分百的壞處,不過,要看家長動機正確與否,比如許多長輩動機在於讓幼兒提早學走路,可能會使得幼小身軀過早承受身體重量,加上雙腳骨骼尚未發育健全,則容易導致O型腿。

所以,張旭鎧提出若以「七坐八爬」作為成長判斷標準,那麼8個半月到9個月大,才比較適合坐螃蟹車,甚至也有骨科醫師認為,10個月之後再坐螃蟹車更好。張旭鎧提出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若寶寶雙腳碰觸地面時,有反抗力出現時,就表示已有足夠力氣,再坐螃蟹車會比較適當。

但是要坐螃蟹車也有前提喔!他說,對於已經在學走路的小孩,1次最好坐不超過半小時,也就是螃蟹車只是輔助學走路的工具,其他時間,則必須讓小孩多爬行,或坐著自己動手玩,訓練其爬高爬低等,至於,若是將小孩成天放置於螃蟹車或嬰兒床內,常常在狹窄空間活動,則會對其感覺統合發展造成扼殺可能。

愈來愈多人知道,爬行對於寶寶感統發展的重要性。張旭鎧說,醫學界也普遍肯定爬行的好處,他舉例而言,爬行是所有學習的基礎,手撐地的觸覺刺激,能夠建立手的肌耐力,有助於將來拿筆寫字的穩定度、不致容易喊手痠。

此外,爬高爬低也是種與環境互動的學習,爬行過程中視覺開始進行空間觀察,能提升未來學習上的專注力;匍匐前進的動作,鍛鍊到腹肌力量足夠,長大也較能坐得住椅子,不會出現有些媽媽常說自己的小孩好動、扭來扭去坐不住的情況。

不過,若是有些幼兒走得早且快,爬行時間不長,醫師則建議,還是可以從玩過山洞的遊戲當中,或是藉由安全的遊戲設備,爬行玩溜滑梯等彌補,因為這些過程皆有助於訓練前庭平衡與感覺統合協調的發展。

A炫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由時報    2011/05/15 04:11

在門診中,常看見小嬰兒手上、腳上戴著各式各樣的手套、腳套,但是近來也發現多起因為長時間戴著手套引起的甲溝炎與溼疹的病例。

為孩子裝扮固然代表父母的一番心思,但可能要進一步思考:嬰兒是否真的需要戴手套?是否需要因為擔心指甲抓傷而戴手套?整天戴上手套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什麼?
;

基本上,為孩子戴上手套、腳套的做法來自兩個:「老祖母的建議」以及「嬰兒照顧者的規定」,但是,此要求或規定卻沒有良好的臨床研究報告作為根據,兒科教科書上也沒有此一說法。

目的是為保暖 而非嬰兒美觀

首先要提醒父母的是,使用手套、腳套的目的是為了保暖而非美觀,例如外出到寒冷的地方,或者室溫在寒冬明顯下降等,才需要使用。

同時,家長也要知道一般居家室溫多能維持在20到30度之間,而不受外界溫度影響;再者,嬰兒的新陳代謝率是一生中的最高時期,因此通常相當怕熱。只要耳溫或肛溫測量在正常範圍,即代表孩子的身體核心溫度仍為正常,切勿因為手腳摸起來冰冷,立即替他穿戴手套或更多衣物。

阻礙觸覺發展 妨礙抓握動作 

簡單地說,父母應該要特別注意室內溫度是否偏高而讓孩子不適,切勿以為孩子怕冷而多穿衣物,或者讓室溫飆高到26到28度以上,反而會造成過度悶熱,容易使孩子情緒不佳、躁動哭鬧、影響食慾、食量,並且會干擾睡眠。

進一步來說,家長要瞭解在室內,將孩子整天套上手套、腳套的壞處,包括會不利親子間肌膚接觸、會阻礙孩子的觸覺發展、會妨礙嬰兒的手部抓握動作、也會造成手部許多的發炎反應,例如脫皮、汗?疹、濕疹、甲溝炎與毛囊炎等皮膚疾病。$

當媽媽們擔心嬰兒指甲過長,可能會亂抓臉部造成小花臉時,也要思考抓臉的原因是臉上的汗水與油脂沒有清潔而導致搔癢感;再者,應養成每週1到2次,替嬰兒修剪過長的指甲,即可避免抓傷。

最後要呼籲所有嬰兒照顧者,應該儘速調整戴手套的不合時宜作法,「還」給孩子手腳皮膚一個透氣涼爽的環境,並提供嬰兒合宜的觸覺刺激,以正確的方式,促進孩子的神經發展。

(作者為台北市周怡宏小兒科診所院長)

A炫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扣背的目的:

    以手掌的技巧,及患者的姿勢,幫助呼吸道痰液排出。
  • 叩背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
    1. 1.患者的頭頸部低,臀部要高,趴在執行者 之腿上 (如圖1) 
        若於床上以棉被或枕頭把臀部墊高 (如圖2)
    2. 2.執行者,手做成杯狀,掌面朝下,叩擊在 胸背部拍出ㄅㄅ之聲,每次共約 5 —l0 分鐘。
    3. 3.餵奶前30分鐘及餵奶後 l - 2 小時做,每 天至少做 4 —6次。
    4. 4.衣服勿穿太厚,只穿一件至2件薄棉衫。
    5. 5.注意嬰兒臉色,若有變化,先抱起暫停 並清除囗鼻分泌物,等呼吸平穩改善後再 拍。
    6. 6.多補充水份,以促進痰液稀釋,以利痰液 排出。
  • 詳細圖文可參考原出處~http://www.drfm.org.tw/ped/chest%20peccusion.htm

    A炫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燒的正確觀念 轉貼blue 媽媽

    作者﹕文/小兒科醫師王英明

    在小兒科門診,常聽到太多因為害怕發燒自以為是的想法,和以訛傳訛的婆婆媽媽經。
    以下要介紹幾個正確的發燒觀念供大家參考:

    發燒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絕大多數發燒,是身體受病原體侵犯後,產生的一種反應,也就是生病以後的結果。換言之,先有病才有燒,而不是有了燒,再變成病。如說「因得了小兒麻痺症而引起發燒」是對的,但 如果說「發燒變成小兒麻痺」就大錯特錯了;「因為肺炎,所以燒一直不退」是對的,「燒太久變成肺炎」就是亂七八糟講了。
    發燒僅是警號而已
    發燒表示有了疾病,也就是一種警號。我們要處理的是「病」,而不是「燒」本身。當颱風來時,氣象播報員會盡忠職守地報導「颱風來了」,發燒也就像播報員一 樣,警告我們疾病來了。但是颱風要來,我們如果把氣象播報員殺掉,聽不見播報聲,難道颱風就消失了嗎?不可能的!而且另一個播報員還是會再出來代替,繼續 盡責地報告:「颱風來了!」直到颱風遠颺為止,播報員自然就不講話了。
    同樣道理,當發燒時,你拼命去退燒,把燒壓下來,以為看不見燒,疾病就會消失,這種心理就跟「眼不見為淨」一樣,事實上如果病還存在,燒還是會再出現,因此把燒退掉【吃退燒藥、打退燒針、打點滴】,對治病並沒什麼好處。只要病好了,燒自然會退掉。
    發燒絕不會燒壞腦子
    大多數人認為,發燒久了就像燈泡使用過度會燒掉一樣,會燒壞腦子,其實這真是無稽之談。前面說過,發燒是「結果」而不是「原因」,怎麼可能「結果」變成「原因」呢?腦子壞掉【如腦炎造成發燒】,才是言之成理。發燒而造成腦炎、腦壤掉,就毫無道理了。
    腦子壞掉﹝智能低、白痴﹞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在胎兒期已天註定,有些是生產過程中種種因素影響,有些是幼兒期某些外傷、疾病而造成。因此包括遺傳、染色體 異常、孕婦受各種感染、產程之外傷、產程過久而缺氧、小兒黃疸、腦炎、腦膜炎等等,都可使小孩變成白痴,但一般人不懂,也看不見這些病,倒是小兒期發燒在所難免,因此所有的呆瓜,都被歸咎於某一次發燒。實際上其智能有問題,早就在發燒之前已定型了,只是不知道而已( 因為還小嘛!)。此種錯誤觀念,一傳十,十傳百,幾乎人人都相信發燒才使人腦壞掉,殊不知根本是腦壞掉 (如腦膜炎)後才造成發燒的呀!
    一個各方面都正常之小兒,如發燒不是腦部之疾病引起,則無論再怎麼燒,都不可能使腦壞掉,例如一個扁桃腺炎的小孩,發燒四十度連續一禮拜,腦部絕不會受損,因為與腦子相差十萬八千里啼。而一個有腦炎的人即使不發燒 (雖然不發燒的機會很少) ,腦子仍然會壞掉。
    一個肺炎的小朋友,再怎麼發燒不退,也不會成小兒麻痺,因為是不相關的兩個疾病。一個被小兒麻痺病毒感染。神經受破壞的小朋友,即使不發燒,仍會肢體麻 痺。總而言之,會不會腦壞掉,要看疾病本身。如疾病與腦無關,腦子就不會壞掉;與腦部有關,腦子當然有可能壞掉,但並不是燒壞的,而是疾病本身造成腦壞 掉。
    只有在身體因發燒而不舒服時,人才有必要退燒。
    發燒既然對身體沒什麼影響,傳統上大家為什麼要退燒呢?而醫師為什麼要給退燒藥呢?這是因為發燒常帶給人痛苦及不舒服,例如食慾減退、吵鬧不安、心跳快, 全身痠痛下頭最、頭痛、四肢無力等等。燒如暫時退,病人就會舒服一點。因此在發僥時,如果沒什麼不舒服,大可以不必理會,但是必須看醫師,找出病因而加以治療。
    例如一個小朋友,發燒三十九度半,有咳嗽、流鼻水等症狀,醫師看過也說只是流行感冒而已,小孩會玩、會吃,就讓他去,不必硬抓來吃退燒藥。如半夜發燒,但 睡得很安穩,不吵不鬧也不會呻吟或嘔吐、抽筋,大可以不須立即灌退燒藥或跑出去掛急診。即使吵鬧不安,只要睡個冰枕、洗個溫水浴、吃個退燒藥,第二天再找 醫師就可以,發燒一個晚上就死掉,畢竟是太罕有的事情,家長實在是不必太急,有時半夜跑去急診,第二天仍是一樣燒不退,白費?#92;夫,反倒使小孩折騰一番,更 不容易痊癒,何苦!(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提供) ◇

     

    A炫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咬指甲的原因,心理學家認為和吸吮手指一樣,往往反映一種心理情緒,如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感、或者環境的改變等,比如孩子入托時因緊張容易誘發此症。大人在心情煩躁、緊張不安時,知道應當採取哪些措施,使自己的緊張心情得以緩解。兒童卻不會,他們無法用語言來正確表達自己的心理狀態。一些孩子在心理不安、不滿或緊張時,便常借吸吮手指、咬指甲等方式來平穩自己的情緒。具有內向、敏感、焦慮等性格特點的小兒容易患此症。嚴重時還會伴有睡眠障礙、磨牙齒、吸吮手指頭等症狀。而有些孩子,由於咬手指甲經常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訓斥,反過來又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成為繼發性精神刺激因素。

    心理學家認為,吮指頭和咬指甲是兒童期一種發病率較高的行為障礙。據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的調查資料表明,在6到12歲的兒童中,「經常」和「幾乎整天」吸吮手指頭的兒童發病率為12%;而咬指甲的兒童其發病率則高達44%。另一位心理學家也證明了在14歲的兒童中,有程度不一的咬指甲行為的占55%。吮指頭和咬指甲的不良嗜好超過了兒童期應該的年齡,更反映出具有這種怪癖者的心理不健康。心理學家發現,吮手指和咬指甲的不良嗜好除了可能致使手指浮腫、牙齒閉合不良和感染疾病外,而且還是「對學習和工作產生內心緊張、壓力、憂慮或煩躁的症候……。這些行為本身雖然不能直接妨礙人的學習和工作,但卻可能是妨礙人學習和工作的自卑感、敵對感、或個人內心的某種別的情緒狀態的表現。」

    專家指出,這種現象一旦形成習慣,您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矯治:

    1.父母要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要注意滿足孩子被愛和被關懷的情感要求,父母應當從百忙的工作、家務中抽出時間,多與孩子在一起,交流感情,並多進行肌膚間的接觸,陪孩子做遊戲,陪孩子睡覺,在睡覺前給孩子以撫摸等溫情,使孩子有充足的幸福感和滿意感。

    2.鼓勵孩子多與同伴玩耍,給孩子安排一些合適的手工活動,儘量使他們不閒待著,如讓孩子玩積木、玩沙子、畫畫、做遊戲等,以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健康向上、快樂、活潑的活動中,以使孩子忘記這種不良行為。

    3. 對孩子的吸吮手指和咬指甲的行為,父母在給孩子進行矯正時,父母的態度要和藹親切,語言動作要輕柔,千萬不要大聲呵斥、恐嚇、打罵,不要採取簡單粗暴的禁止,因為這樣只會強化這種行為,使孩子感到更緊張,甚至產生自卑感、孤獨感等不健康心理。

    4.對於孩子因吸吮行為及咬指甲行為遭受小朋友譏笑時,父母要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與安慰,要鼓勵孩子改掉這種不良行為,在小朋友面前樹立孩子的良好形象,千萬不要在眾人的面前呵斥孩子,以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改掉不良行為的信心。(轉自《醫藥生活》雜誌)

    A炫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功能保護的小兒六合一疫苗
    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內科部副主任 邱政洵醫師

    目前在台灣地區的兒童從出生到15歲止,共需要接受10種疫苗,約20次的預防注射。如今,在台灣已上市的六合一疫苗結合了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小兒麻痺、b型嗜血桿菌、B型肝炎,只讓寶寶挨一針,卻能獲得多重保障。細數寶寶一出生後,陸續要接種的疫苗包括卡介苗、B型肝炎疫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DPT)混合疫苗、小兒麻痺口服疫苗、麻疹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MMR)混合疫苗及日本腦炎疫苗等。看著寶寶每打一針,哭上一回的痛苦表情,做父母的莫不心疼。如果可以將大部分的疫苗合而為一針,該有多好!

     

    混合疫苗不讓寶寶當挨針包

    以歷史悠久的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三合一疫苗(MMR)為例,其中的腮腺炎疫苗會受另外兩種疫苗的干擾,導致產生的抗體減少。幸而,這只須增加腮腺炎疫苗的劑量就能克服。實際上,許多混合疫苗的交互作用,無法靠提升疫苗的劑量來彌補。

     

    例如有一種混合疫苗,結合了白喉、百日咳、破傷風與b型嗜血桿菌(俗稱喜伯Hib疫苗),喜伯疫苗會受到影響,其抗體濃度比施打單劑疫苗時降低10%。根據德國的臨床經驗,幼兒施打上述這種混合疫苗後,體內b型嗜血桿菌的抗體濃度雖然較低,但因人體免疫功能並非完全依賴抗體,也包括細胞激素、干擾素等,所以整體防疫力並未較差。

     

    但美國就規定,混合疫苗產生的凗憿A不能低於單劑疫苗的10%,所以有此問題的疫苗都難以在美國上市。不過,疫苗間的交互作用也並非全是負面效果,像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加上B肝的混合疫苗,其中B肝的效果就比單劑的B肝疫苗還好。

     

    這種交互作用到底如何產生?科學界至今仍不甚了解,有人推測,在疫苗中,除了激發免疫反應的抗原外,還有許多維持其活性的「佐劑」,也許A疫苗的佐劑剛好與B疫苗的抗原相衝或相合,所以兩種疫苗一混合,B疫苗的效果就受影響。

     

    除了上述的技術難題,混合疫苗還須考量到不同疫苗的接種時程,像有的疫苗要打3劑、有的打2劑,有的在嬰兒出生後、1個月、2個月時接種,有的要2、4、6個月大時施打,要將這些複雜的時程整合出共同的時間表,又不影響各個疫苗的效力,才可能製造出混合疫苗。

     

    此外,不同地區的疾病流行病學,也會影響混合疫苗的研發。例如,在美國,b型嗜血桿菌甚受重視,因此維持喜伯疫苗的效力,可能是研發的重點;但到了台灣,B肝是國病,其重要性比b型嗜血桿菌來得高,自是混合疫苗須考量的方向。

     

    正因各國的考量不同,像歐洲較普遍使用六合一疫苗,在德國全面使用之後,幼兒的預防接種大概只剩6次左右;美國因為混合疫苗的使用有限,幼兒接種時程就還有二十多針。所以,打一針就能預防所有疾病的夢想,仍有待努力。

     

    疫苗發揮作用的步驟

    1.接種疫苗

    2.製造抗體及記憶細胞:接著幾週的時間,身體會製造抗體以及記憶細胞,以對 抗疫苗中所含的減毒或死病菌。

    3.抵抗真正病菌:如果個人接觸到病毒或細菌,且有病毒或細菌侵入體內,則抗體就會對抗真正的疾病病菌。抗體可幫助身體殺死病菌,而使個人依然保持健康。

    4.留存體內防範病菌:在接種疫苗後,抗體和記憶細胞依然會留存於體內數年的時間,幫助身體防範真正的病菌。

     

    最新最方便的六合一疫苗

    所謂的六合一疫苗,除了原本五合一疫苗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小兒麻痺及b型嗜血桿菌之外,還多添加了B型肝炎。若從寶寶出生開始計算,五合一疫苗在滿月、2、4、6個月及1歲6個月時,共計需施打7針預防針。而六合一疫苗的不同之處,是自出生的B肝第一劑,滿月便不須打B肝第二劑,改於1.5、3、6個月以及1歲6個月時,施打六合一疫苗即可,總共只需打5針,較目前五合一疫苗少了兩針。

     

    所以六合一疫苗不僅可減少寶寶挨針數,亦可減少看診次數,避免暴露在易致病的環境中,而且副作用也大幅降低,一種疫苗抵抗六種新生兒易感染的疾病,是最新最方便的混合疫苗。

     

    對抗傳染病最經濟又有效的辦法,就是注射疫苗,因為預防勝於治療。然而怎麼減少給予疫苗時的痛苦與不便,將是疫苗發展的新趨勢!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於1999年發表有關預防接種的宣言中,特別強調混合疫苗的重要性,未來預防接種的方向是朝簡單化,儘量將接種時間合併而不影響接種效果,以減少幼兒和家長奔波醫院之苦。

     

    六合一給寶寶更多的安全

    以台灣120名寶寶施打六合一疫苗的研究為例,寶寶很少出現打針後發燒的現象,能大幅降低三合一疫苗的不良反應,副作用少,更有比五合一疫苗少打2針的優點。

     

    研究顯示,嬰兒的免疫系統可同時對付100億種不同的抗原,遠非想像中的脆弱。而且,混合疫苗可預防的疾病雖多,但不表示其抗原數量就多,因為隨著疫苗技術的進步,科學界已能找出最有效、數量最少的抗原,以激發出最大的免疫反應。

     

    過去有些疫苗要用全細胞製造,抗原高達3,000種,今天的非細胞疫苗則只需個位數的抗原;據統計,1960年代幼兒預防接種暴露的抗原有3,217種,而現在只有47~126種,根本不必擔心小寶寶的免疫系統會負荷不來。

     

    六合一接種時程與眾不同

    寶寶出生之後1.5個月才能接種六合一疫苗,這是經過實驗得到六種疫苗一起施打的最好時機。在台灣因為B型肝炎盛行,在母親有B型肝炎及生產時不知是否有B型肝炎帶原者,根據美國預防接種委員會(ACIP)建議,第一劑B型肝炎疫苗必須在寶寶出生12小時內施打,而六合一疫苗最早施打時間為滿6週大嬰兒即可施打,所以台灣可調整為出生滿2天內施打第一劑B型肝炎疫苗,而在6週大開始使用六合一疫苗。

     

    混合疫苗包含多種疫苗,與原先所訂定的接種年齡可能不盡相同,要合成一針同時打,勢必要調整一些疫苗的原訂接種時程。

     

    全球已有59國使用六合一疫苗

    與其他疫苗一樣,對急性嚴重發燒性疾病患者,應延後接種六合一疫苗。但輕度的感染現象則不在禁止之列。之前接種含有百日咳抗原的疫苗,若曾發生暫時性的下列現象,則在接種下一劑含有百日咳抗原的疫苗時,應特別注意:

    1.接種疫苗後的48小時內,體溫40℃,且發生原因無法確定。

    2.接種疫苗後的48小時內,呈現虛脫或休克狀態。

    3.接種疫苗後的48小時內,持續不停地啼哭3小時。

    4.接種疫苗後的3天內,發生併有或未併有發燒的痙攣現象。至於對酵母菌(yeast)或neomycin和polymyxin抗生素過敏的病人要小心使用。

    此外,以前使用百日咳疫苗曾引起腦性病變的小朋友,及有進行性腦神經病變者都不能使用六合一疫苗。

    轉載自媽媽寶寶雜誌2005/07

    A炫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生兒頭皮卡油脂 硬摳會破皮
    更新日期:2009/02/16 04:09
    記者余雪蘭/嘉市報導


    油性膚質的嬰幼兒,因皮脂腺分泌旺盛,易引起皮膚發癢、紅腫、脫皮,罹患脂漏性皮膚炎。


    署立嘉義醫院小兒科醫師吳姿瑢表示,雖會自己好,但因嬰兒會抓臉,可能破皮、流血而感染病菌,最好就醫,只要對症擦藥,就能消除症狀。


    吳姿瑢指出,大人也會得「脂漏性皮膚炎」,不過,病因多數是工作壓力或睡眠不足引起的。令人困擾的是,成人得到脂漏性皮膚炎,很容易反覆發作,有時吃個麻辣鍋,皮膚就會癢。


    此外,嬰兒的頭皮若卡太多油脂,也算是「脂漏性皮膚炎」,家長千萬不可直接把油層摳下來,正確的步驟是用嬰兒油把卡在皮膚上的油脂泡軟,再輕輕用水清洗,不能用肥皂清洗,因為肥皂的成分會刺激皮膚,讓病情無法好轉。

     

    A炫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